雪山O型聖稜縱走







斷崖、瘦稜、陡峻的碎石山溝,走的時候最常聽的到是「小心,下去就下去了。」
 
畢業兩年的習之是我們的嚮導,我和高中生們各自背了將近二十公斤,走六天起伏劇烈的群峰,意志有時是棉花糖雲海,有時是石縫間的灰色小玫瑰。

但是這次入大山怎麼會那麼像在過日子?山就是山。山一直在那,永遠與我平行。

我不特別渴望乾淨、食物、睡眠、網路,一切都剛剛好。我們在有星星的時候睡覺,我們看著太陽醒來。走累就面無表情,害怕就哭,沒事就講些瘋癲話笑鬧一陣,怎樣都沒關係。沈重、無情、耍廢、謹慎、友愛、幸運、成就都是平常。(少數的意外:草叢鑽出三、四隻黃鼠狼,耳朵竟然圓圓的。第一卷底片拍完,不小心直接打開來曝了光!)

走到無聊,一樣想和樹說話,你在這裡多久了?發覺這問題很可笑,樹一定和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時間觀啊,對樹來說,時間是什麼?「一生只是為了停留在一個地方,根繼續在尋找什麼呢?」

我們多往天空走近三千八百公尺,在祂之內穿梭來去見證崩毀與破碎,暫且立命於上,採摘眼前每一步安穩。在稀薄空氣中,膨脹稍縱即逝的一切,然後離開,攜帶光榮和眷戀,回到都市燈火、蜜糖和故事書、紙牌和小提琴中,反倒呼喚起山中雪人。來我們這裡啊,文明溫暖的懷抱。

我這次愛山不比愛自己還多,這樣很好。我的想念,的確就住在晝夜、廚房和愛之中。山與我平行,但祂早就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的肌肉、血液、屎尿,凍僵的腳趾、重生的皮膚。日復一日,我們都在各自燃燒和崩毀,各自幻化、承載奇蹟。

(☞ 路線:桃山、池有山、品田山、品田斷崖、素密達山、素密達斷崖、雪山北峰、凱蘭特崑山、北稜角、雪山會師 ☜)

2020.11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啊,自我!啊,生命! -惠特曼

Nothing Twice 譯詩

《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