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破精神


我長成的地方其實沒有什麼豐富的文化土壤,只有吃飯片爽片帥叔戴普片與偵探小說堆疊起來的歡欣世界。第一次認識破報是上了大學,系上好朋友洪琬婷,常常拿著這樣一份報紙,用螢光筆圈來圈去,然後我就偷學起來了。

接觸動物保護後,破報對我來說,是唯一一個能放任動權者在上面瘋言瘋語講些驚世駭俗的話的大膽報紙,非常敬佩。

離職後,沒工作也閒不下來,報名了破報新聞翻譯志工。沒有鎖定動保新聞,因為想先多接觸不同議題。到目前為止翻了四篇,每次研究背景資料的時間,比實際翻譯的時間還要多好幾倍!只能說還在井底啊。雖然是志工,但好幾次收到寄來家中的破報,夾著兩張光點電影票,非常送禮自用兩相宜,還可讓爸媽去約會,覺得比錢還好。

破報精神為何?看了一系列緬懷破報創辦人成露茜的文章,很有感覺。一切是從「調查與探索開始」。「作為不同世代的、多元文化的探詢,記錄多於宣傳,探索多於品論。」宣傳和品論,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最重要的事。無論要批評或贊同都容易。但另一世界如何可能,新的建構如何完整,要無愧初衷,還是得下苦功才行啊。

何謂多元?從怕貓的露茜老師身上學到真諦。就算不喜歡貓、難以接受貓在辦公室,也要確保貓找到好人家再送走。不說「包容」,只說「多元」。這麼一來世界就無限大了吧,任何界限都破了,沒有牆。就像每次翻開破報感受到的那樣。

-----------------------------------------------------------------------------------------------

Lucie in the Sky:永遠的社長,老師與朋友
http://pots.tw/node/4303

在《破報》復刊號的編輯室手記裡,我寫到:「我們希望成為台北市另類資訊的通路,這是第一步,不必跨得太遠。如果孽世代之聲能夠壯闊動容的話,它既不是另類小眾的喧囂也非菁英的文字遊戲,而是從調查與探索開始。我們既不想成為學院裡的秀異分子的同仁誌,也不想成為媚俗的流行嗅犬,我們希望能有一個空間可以作為不同世代的、多元文化的探詢,可以記錄多於宣傳,探索多於品論。我們既不膽怯,也不敢大意。孽世代之聲必須,也非得先從聯絡、建築另翼族群與文化開始。」這種看法,始終沒變。

- 摘錄自 {Lucie與破報:我們的左派辦報的經驗}


我們:「老師,妳看《娘家》喔!」露茜微笑著說:「阿英愛看!」我們:「那妳呢?」阿英說:「她愛看的是《少年包青天》」。」 那時候,我在辦公室裡偷養了兩隻貓咪,撿到了,無處可放,辦公室權充短暫中途。老師進來被嚇著了,她很怕貓咪,貓咪偏用爪子抓著她的褲腳。她皺著眉頭:「這是辦公室!」我吞吞吐吐地解釋。她說:「趕快處理!」臨走前,她又說:「還是要幫她們找個好人家,不要隨隨便便送。」那半年,她總問我「貓咪送走了嗎?」我總是說「快了,快了。」貓咪在的時候,她不敢進來找書,總是先打電話,要我把貓咪關起來。

「包容」多元,她沒有用過這個動詞,她只說多元。對於自己不喜歡的、害怕的,還能夠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回應,並且不站在某種高度呢?露茜說:「多元是一種差異、共存與再生的實踐」。而我真正領會的是,阿英姐的《娘家》和我的貓咪。

- 摘錄自{多元是實踐的}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啊,自我!啊,生命! -惠特曼

Nothing Twice 譯詩

《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