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2015

這色老頭怎麼會是藝術家?

Image
這色老頭怎麼會是藝術家? 文/黃筱倫 ▪  色老頭的秘密  ▪ 圖1         有天坐在學校閱報室,抓起一本書。書的封皮,有幾幅黑白圖像拼貼:全裸的、繩縛的女人、少女、人臉、貓一隻,拍攝風格極為強烈大膽,心裏忍不住浮現「色情」、「變態」等字眼。看書名,果然是荒木經惟,那位著迷拍攝情色照片與女體、愛慾橫流的日本攝影師。         不就是一個愛拍照的色老頭嗎?我對他只有這樣的印象。忐忑地翻開這本《荒木經惟—寫真的話》,裏頭荒木回顧了四十年的攝影生涯,從最早的拍攝對象「阿幸」開始談起,一個髒兮兮、流著鼻涕、玩耍笑鬧的少年(圖1、2)。 「我還是覺得這個時期的照片最棒,因為從中可以看到某種動感,也就是活著、正在進行某種活動的感覺。『生』即是『動』,這是我創作的原點。」 (p.46)接著,是街頭中年婦女一張張注滿生命的臉、父母的遺體、壓扁的可樂罐、花的姿態、女人、少女(圖3)、愛貓奇洛、與摯愛妻子的生活(圖4),這些日常種種都收納在荒木的鏡頭之中。         當我翻著書頁,跟隨荒木直白的話,關注一個個勾動他的周遭事物,才發覺到:他的作品中蘊藏最強大的東西,是攝影師個人的直覺、感受與某種狂熱;並非單純宣洩慾望,而是浸淫在愛慾(生)與死亡兩種意念之中,照片因此獨具生命。攝影師、被攝者,兩方都用自己的方式活在裡面。 圖2 ▪  真實和藝術  ▪ 「 ……所謂的紀實攝影,就是捕捉人類的本質。紀實攝影是持續地凝視,然後發現、感動。......我有一個很老式的信念,認為只有真實之物才能夠創造同樣的真實之物。所以首要之務,就是撫臀、吶喊,以剝除虛假的外殼。 」──荒木經惟(p.182) 圖3 有些藝術作品挾帶了某種思想、理念,或是能道破現實中的真相,這類的作品如果同時具備形式的美,很容易讓人認定是好作品,至少會比只有形式美的作品多了些不同的意義,意義就有可能再生出力量。不過,後來想想,那股力量也不是直接來自作品中的道理,反而是那份創作的初衷,也就是作者對世...